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外 >

国际油价再度冲击历史新高国内成品油面临两难选择

来源:上海证券报作者:上海证券报发布时间:2022-12-30 人气:0

2011年,全球对欧佩克所产原油的日需求量将达3470万桶,比此前的预测高出130万桶,届时欧佩克的剩余产能将捉襟见肘。报告预测,全球原油和汽油供给紧张的局面将持续到2012年。

万亿美元对冲基金炒爆油市

专家表示,除了供需状况的紧张之外,大量资金的炒作也是油市如此火热的另一大诱因。有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投机资金对原油期货价格的巨大影响力,已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期,这也充分说明了现阶段全球流动性的严重过剩,致使大量资金游走于各类资产之间。

根据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统计数据,伴随着油价近期持续大涨期间,对冲基金等大型机构更加有恃无恐地押注油价上涨。分析人士称,对冲基金等机构之所以能够轻易在商品市场呼风唤雨,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庞大的资金规模和监管的缺位。仅以投机资金中最“凶悍”的对冲基金为例,据专业对冲基金跟踪研究机构TrimTabsBarclay统计,截至7月底,全球对冲基金按照可统计口径计算的资产总规模已达到1.9万亿美元。而芝加哥对冲基金研究所早些时候统计显示,在截至今年6月份的过去5年中,全球对冲基金资产规模几乎增长了三倍,接近1.75万亿美元。需要补充的是,尽管像TrimTabsBarclay这样的机构跟踪的对冲基金超过5400只,但由于该行业到目前为止还是投资领域最缺乏透明度的一个领域,大量资金可能根本无法在各种统计数据中得到体现,所以对冲基金行业的真实规模可能更为庞大。

“这些资金可以借助任何题材炒高油价,大到供需失衡,小到美国的一条输油管破裂,”童莉霞说。如7月底8月初,当时基本面并没有支持油价大涨的因素,但凭借美国能源部发布的每周油品库存报告等微不足道的“利好”,对冲基金轻易把纽约原油期货炒到了78.77的历史新高。

需求旺盛欧佩克或无意抑价

在本轮油价上涨中,控制着全球40石油产量的欧佩克成了国际舆论的指责焦点。美国等消费大国一直施压欧佩克增产抑价,但后者却似乎并不以为然,以欧佩克轮值主席哈米利为首的欧佩克高官们屡屡强调,供求关系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如果欧佩克增产,新增的原油并不会流入市场而是进入库存,因此不会对油价产生平抑作用。

分析人士指出,且不论欧佩克对于供需关系的判断是否客观,单从该组织本身的利益出发,目前似乎也没有非得出手干预的必要,况且,当前美国次级债危机正盛,欧佩克也担心未来会出现原油需求随经济降温大幅减少的不利局面。

“欧佩克虽说也担心高油价会拖累经济陷入衰退,但现实的情况却是,油价持续走高,但需求也同样旺盛,欧佩克根本不用担心油卖不出去,”童莉霞说。

而现实的数据也很好说明了这一点。根据普氏能源资讯的最新统计,今年以来,受欧佩克产油协议约束的10个产油国的实际产量稳中有升,截至8月底,这10国的日均产油量为2679万桶,较该组织既定的2580万桶上限目标高出了100万桶,这表明,不少欧佩克成员其实已经在油价高涨之际暗中增加产量,以谋取更高收入。

供应形势严峻国内成品油市场面临两难选择

中国海关总署周二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1至8月份,中国净进口原油10822万吨,比去年同期的9165万吨,大幅增加了17.29。目前有关部门尚且没有公布同期我国国内的产量,但是根据记者从中国石化工业协会得到的最新数据,今年1~7月,国内累计生产原油10869.1万吨,仅比去年增加了1.1。

国家信息中心牛犁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8月的国内产量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石油生产与进口增速差距的扩大,说明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进一步增加。而随着石油对外依存度的不断扩大,我国国内成品油市场将面临稳定价格与稳定市场供给的两难选择。

成品油出口利润空间较大

中国海关总署昨天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中国1-8月原油进口11040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5.3。同期原油出口218万吨,减少47.3。其中,8月中国原油进口为1404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8.8。专家指出,8月原油进口增长较多的主要原因是国际油价小幅回落。

从走势看,8月份国际市场油价先降后升。1-22日,受市场预期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可能导致经济衰退、石油需求减少以及投机基金获利回吐等因素影响,国际市场油价持续小幅回落。22日WTI原油期货价格降至每桶69.26美元。23-31日,受市场担忧大西洋风暴可能破坏墨西哥湾石油设施及美国石油库存减少等因素影响,国际市场油价出现反弹。31日WTI原油期货价格涨至每桶74.04美元,比22日上涨4.78美元,涨幅为6.9。

海关的最新数据说明,我国以三大石油公司为首的贸易商抓住了比较好的进口时机。8月,全国进口原油的总金额达73.75亿美元,平均单价为525.29美元/吨,合71.95美元/桶。

海关的数据还说明,出口成品油依然存在较大的利润空间。8月,全国进口成品油253万吨,总金额12.67亿美元,合单价501.033美元/吨;出口成品油129万吨,总金额8.03亿美元,合单价623.007美元/吨。

专家认为,出口的利润空间大是导致1-8月国内成品油紧缺的原因之一。1至8月份,中国进口成品油2428万吨,同比减少5.7%;出口成品油1028万吨,同比增长25.3%。

生产与消费矛盾较为突出

记者日前从中国石化工业协会得到的最新数据则显示,今年7月,国内原油产量1547万吨,较去年同月的1573.7万吨,出现了1.7的负增长;而今年1~7月,国内累计生产原油10869.1万吨,仅比去年同期的10750.8万吨增加了1.1。石化协会数据还显示,今年7月,国内原油加工量2751.4万吨,比去年同月的2578.7万吨增加6.7;今年前7个月累计加工原油18826.1万吨,比去年同期的17594.4万吨增长7。

以上数据表明,国内原油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较为突出。而专家认为,我国原油生产与消费的发展不平衡,主要是由于近年来石油消费增长过快造成的,而导致消费增速过快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最近几年国内经济发展迅猛。自2003年以来,GDP的年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经济的快速发展拉动了石油消费水平的提高;二是产业结构调整远未到位,国内经济发展仍处于重化工业阶段,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持续增加,从2002年的44.8、2005年的47.5增加到2006年的48.7。其中高耗能行业的发展未能得到有效遏制,推动石油及其他能源需求大幅增加。三是汽车工业的发展超出预期,2003~2006年国内汽车销量平均每年净增100万辆,2006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3700万辆。而同时单车油耗有所上升,且对于淘汰高油耗旧车缺乏强制措施,再有国内成品油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也难以使消费者树立节能意识。

牛犁认为,预计8月的生产数据不会出现太大的改观,按目前国内石油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生产的增长,石油对外依存度也将保持继续扩大的趋势,供应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定价新机制目前尚未实施

随着石油对外依存度的不断扩大,在国际原油高价格的压力下,我国国内成品油市场将面临稳定价格与稳定市场供给的两难选择。

虽然国家出台了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要求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接轨,但由于国际油价在短暂下降后走势一直上行,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压力,新的联动机制并没有真正实施。现在成品油价格的调整仍然需要国务院审核。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商品流通部姜菲菲认为,从当前国家宏观调控的意图看,主要是稳住成品油价格。虽然国家要求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保证国内成品油供给,但是这项要求对地方炼油企业没有约束作用。而近年来地方炼油企业实际已经成为国内成品油供应的主要力量之一。

姜菲菲指出,由于我国国内成品油价格远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与原油的价格差距更是造成国内炼油企业赢利空间狭小,因此地方炼油企业相应减产、调产或调高批发价格,这都会导致国内成品油供应的紧张。如果只是用行政手段控制成品油价格,炼油企业可能会增加成品油的出口,国内市场供给将面临短缺。

专家指出,目前国内成品油市场问题的实质就是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之间的博弈,国家从控制国内物价的角度出发死守成品油价格的底线不可能长期抵制住国际市场成品油的走势,无法保证价格稳定和市场供给稳定能够长期维持,势必会面临调整成品油价格的两难选择。

国际原油价格连续五个交易日上扬突破76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