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能源 > 石油 >

中石油引发“多米诺”效应

来源:上海证券报作者:中国生物能源网 转载发布时间:1970-08-22 人气:0

笔者上周曾对市场一致看好的中石油上市泼了一盆冷水,认为该股上市当天的最高价很可能会成为短期天价。这引来了包括我的朋友在内的一些股友的质疑,不料最后的结果果然应验。该股以天价高开,不仅牢牢套住了许多个人投资者,并对先前较强势的大盘引发了杀伤力极大的“多米诺”效应。现在回过头看,有些问题更容易看清楚。

第一、该股的天价开盘其实是必然的。先从该股上市前的市场氛围看:一是因为该股的上市正是市场对其期望值最高之际。近几个月来,市场主要热点始终集中在“中”字股上。中国船舶从最初的几元炒到最高300元,点燃了市场激情,直到前不久中国神华上市后连续涨停的“神话”,让投资者垂涎欲滴。二是众多分析师把该股上市将受到机构配置、机构将抢筹说得有鼻子有眼,似乎只要抢到筹码,就是抢到了“金娃娃”,大有火上浇油的味道。三是该股上市前几天恰逢内地成品油价格大幅上涨,无疑使市场对该股看好程度进一步提升。这些情况必然使中石油高调登场。

第二、该股的天价开盘引发了蓝筹股和大盘大跌的“多米诺”效应。据报道,该股上市首日,中国人寿抛出的中签新股多达8000多万股,次日机构专用席位又抛出3600多万股,三个基金使用的机构专用席位也抛售了1000多万股。由此可见,在40元以上,所谓的机构配置并没有出现,反而是机构等超级“摇新族”大举出货,以致该股连创新低。据统计,该股上市前两个交易日分别成交了近700亿元和140亿元,也就是说,约840亿元的资金已被结结实实地套在40元之上,由此导致市场资金的严重不足,该股上市后大盘成交量迅速萎缩证明了这一点。中石油的高开低走使前期走势极强的中石化大跌,并带动其他蓝筹股大跌和大盘的暴跌。

第三、该股的天价套牢还有没有解套机会?首先,从该股上市后几天的情况看,与神华上市首日机构纷纷扫盘入货不同,该股上市前两个交易日则是机构大量出货,游资和个人投资者接盘,接下来的问题是机构何时以何价来“配置”该股票。从时间看,该股将于11月19日计入指数,从价位看,机构在40元上方出货后自然会设法压低价位吸货。由于该股流通盘不大,其在300指数中排在较后,并不像有些人所说的战略筹码。其次,H股中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比价大约为1.5比1,按照周五中石化A股23.36元的收盘价,中石油A股的合理价格应该为23.36元×1.5=35.04元。当然,由于市场涨起来会涨过头、跌起来会跌过头的原理,该股在下跌过程中不排除会跌过头。此外,中石化、浦发银行、中国银行上市后炒新族被套牢的教训也值得借鉴,浦发银行首日被套者套了几年,中石化套了2年多,中行套了近半年。不过,该三只股票的套牢价分别是14.56元、3.06元和3.99元,盘子那么大的中石油套在48.6元是不是“只输时间、不输资金”,也有解套并盈利的机会?我实在说不准!(王利敏知名分析师)

解读政策取向应对可控调整

上证指数本周连破5700点、5600点、5500点、5400点、5300点五大整数关,尤其是周四出现4.85的今年第二大跌幅,60日均线告破,市场恐慌性气氛加剧,不少人担心6124点开始的调整是类似于2001年6月2245点的牛熊转换。笔者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正确解读政策取向最为重要。

一、首次点穿了“大盘蓝筹泡沫”。本月6日有关部门发文,对基金扩资采取限制,抓住基金狂炒大盘股制造市场泡沫的要害,引发基金重仓股大跳水,带动股指大幅下行。虽然殃及大多数个股,但使市场认识到恶炒大盘股的危害性,即快速推升指数、加剧单边上升市的风险;造成指数虚高、市盈率高企;打着“价值投资”的旗号搞价格投机和联手炒作;制造虚假繁荣,市场严重失血;用“二八”现象取代“和谐股市”。对大盘股挤泡沫引起虚高指数下调类似于“退耕还林”,将机会还给整个市场,有利于市场重新回到真正的价值投资的轨道。

二、调整是可控的。本次调控“要采取市场化手段”,“防止大起大落”,“因为涉及到千百万股民的利益”,“要抓准问题采取应对措施”,这与“5·30”有明显的区别,属于可控性调整,自然更排除了牛转熊的可能。

三、首次提出“中国股市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为中国资本市场作了有力的辩护。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提出:“一切从我国国情出发,从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出发”,“立足基本国情”,“不能简单类比照抄照搬成熟市场的经验”,“新兴加转轨的基本特征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不断开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新局面”。所以那种“中国股市只能有一个标准即国际标准,而不可能有什么中国特色”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近期那些境外舆论按成熟市场十几倍市盈率标准大力抨击“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太快”的论点也是不了解中国快速发展的国情。在人民币升值、经济持续高增长的大背景下,平均市盈率三四十倍的中国特色股市仍将健康稳定发展。

四、在“三度统一论”下,扩容节奏将适度放慢。扩容将要坚持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市场承受度的有机统一。这预示着,在今年1—10月中国股市新股扩容高达5000亿元,为2003年-2006年总和,并超过美国和英国今年IPO融资额(510亿美元和430亿美元)之后,已注意到市场承受力问题,会给市场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相信假以时日,股市有望重新活跃。

五、在人民币升值与加息之间倾斜于前者,有利股市。鉴于美国两次加息并将继续加息,周小川行长7日称“年底前通胀有所缓解,调控预期也将缓解,不太可能采取新的紧缩政策”,预示加息可能性变小,而人民币升值将加快,8日已跳升到7.41元,也是推动未来股市上涨的动力。

总之,最新政策取向表明本轮大盘股带动调整是必要的,指数下挫虽然猛烈,但调整后市场将转换热点,今冬明春大盘股炒作将降温,一骑绝尘将难以为继,机会主要在调整的时间和幅度更为充分的有产业变革、科技创新、注资、整体上市等外延式成长性的二线股以及确有重组可能的超跌低价绩差股中。(李志林(忠言)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博士)

怎么又是星期四?

11月8日是农历立冬,立冬是个节气,是在每年11月7日或8日,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这天A股市场暴跌,下跌271点,跌幅达4.85。这天是星期四。记得10月18日上证指数大跌208点,那天也是星期四。10月25日,反弹两天后再次大跌281点,那天还是星期四。

“立冬”暴跌的原因有很多,然而笔者只关心资金的流向,因为在涨了又涨的股市背后起关键作用的是源源不断流入股市的人民币。数据显示,基金呈快速增长态势,投资者特别是个人投资者投资基金踊跃,基金资产规模成倍扩大,截至10月底,59家基金管理公司共管理基金341只,基金总规模为20553.38亿份,基金资产净值达33120.02亿元,分别为年初的2.8倍和3.8倍,基金早已成为股市上升的推动器。

但基金的后续资金出现了问题,据统计,10月份以来共有30只基金宣布暂停申购,公告多解释为出于控制规模考虑。11月份以来则有7只基金宣布暂停申购。另据统计,48只基金尚未确定何时结束暂停申购,其中不少是从上半年封闭至今。

前文多次提到星期四,使人感到笔者是否多疑,怎么会有星期四效应?其实答案大家都明白,倒是“立冬”的暴跌使笔者对“立冬”多了份思考,对“立冬”的理解,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冬天开始的意思上,追根溯源,古人对“立”的理解与现代人一样,是建立、开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么简单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看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了,有万物收藏、规避寒冷的意思。

再对照股市一年的走势,似乎市场也在“冬,终也,万物收藏也”了,30日均线失手、60日均线失手,都是在后市看好长期牛市的基础上出现的,令人不得不深思。

明白了资金与涨跌的内在关系,就用不着多去考虑暴跌与星期四的关系了。(文兴著名市场分析人士)

现阶段权重股溢价有其合理性

尽管日前大盘大幅下跌,但绝大多数投资者仍然对之前的“二八”现象耿耿于怀。从目前看,权重股行情可能还未湮灭,在中石油计入指数之后很可能还会卷土重来。权重股行情太过霸道的原因,除了其自身的行业垄断地位、业绩稳定增长预期、主力机构扎堆、股指期货概念等之外,还有一个潜在的重要因素决定了现阶段权重股行情的溢价走势有其一定的合理性。

笔者上周曾分析,根据对多个境外股市的实证研究,在股指期货推出前1-3个月时间段,权重股的表现最为活跃,但在股指期货真正推出之后,由于现货与期货套利机制的形成以及期货市场多空对冲机制的形成,权重股行情将逐步回归于迟缓和平淡。股指期货的出台已指日可待,这意味着目前的权重股行情正处于最活跃的时期。正因为在股指期货推出之后,权重股行情将趋于迟缓与平淡,难以大涨大跌,并因为在期货交易中的投机成分要远大于投资成分,届时一些权重股即使有好的业绩增长,在现货行情中也未必能得到相应的价值体现。基于这个因素,再加上当前市场对今后几年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预期是非常明确的,所以,当前的权重股行情对2008年、2009年乃至2010年公司业绩进行提前透支就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它们需要把能预期的未来几年行情在股指期货还没给它们带上“枷锁”之前就充分表现一番。

正因为在股指期货还没推出之前,权重股跌不到哪里去已成为市场共识,也给当前的市场提供了稳定的心理支持,所以才有11月6日中石化出现盘中跌停,有色金属股大跌、其他权重股“白中透绿”的态势下,上证指数仅仅跌了不足100点。如果这种市况放在以往,不知道会出现怎样的惨象。所以,现在说权重股和大盘大势已去还为时尚早,行情仍将表现为区域性震荡,只不过震荡区间拓宽了一下而已。我们如果把推出股指期货与全流通视为市场开始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目前的A股行情已开始具有某些成熟市场的特征——“二八”现象越来越强化、行情的波动性在不断收敛、行情运行的节奏越来越缓慢、个股分化的局面越来越严重、投资的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赚钱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当前的大盘走势还不至于太麻烦,5000点-6000点的“千点震荡”很可能将是较长时间内的常势,麻烦的仍然是对于其他股票的梳理。(陆水旗(阿琪)证券通专业资讯网首席分析师)

增发、破发及其他

上市公司增发股票是实现再融资的重要手段,与传统的配股相比,除了可以面向原有的投资者增发之外,还能引进新的投资者,对于改善股权结构有很大的作用。增发一般来说规模较大,融资金额多,有助于迅速做大上市公司。所以,目前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活动中大有增发取代配股的趋势。

按照方式的不同,增发可以分为非公开和公开两种,前者主要是针对特定的机构投资者(一般不超过10个)进行,目的是在保证大股东以注入资产的形式参与增发的同时,还能引入财务投资者,稳定公司的股权结构。后者是面向所有的投资者,但对于老股东来说可享有一定比例的优先申购权。这样操作的结果既满足了股东的投资愿望,同时也减轻了他们的筹资压力。在实践中,非公开增发一般价格较低(往往是市场价的7折),投资者盈利丰厚,但由于存在寻租的空间,所以也容易引起非议。目前上市公司大量进行的是公开增发,其价格通常是市场价的9折到9.5折。由于增发的股票不能马上上市且从确定增发价格到实施增发还有一段过程,这时如果股价出现较大波动的话,其风险是明显的。

最近股市出现调整,股指最大跌幅超过13,很多个股的跌幅则更大。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在股价处于高位时进行增发的股票不少已跌破增发价。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实施公开增发的22只股票中已有14只跌破(或者曾跌破)增发价,人们把这种状况称之为“破发”。过去市场上曾有一种看法,认为一旦股票跌破配股价或者增发价,机会就来了。这似乎是有点道理的,因为增发价实际上是该股的一个重要成交区,有大量资金在这里集聚,如果在这个价位下持有股票,当然会显得相对安全一些。而且一旦行情转暖,从技术上说也更容易上涨。但前提是增发价不能太高,或者说是在进行增发时,股市不是处于行情的明显头部,这样后市即便破发,也容易解套。更重要的是,增发的公司业绩要好,成长性突出,增发以后所投资的项目能增厚上市公司的效益,这样的股票一般不太可能破发,即便是因为一些偶然的因素破发,也很快就能纠正过来。万科8月份曾以31.53元的价格进行过增发,后来股价曾下探到28.9元,也算是破发。但凭借其良好的效益,不久之后股价就大幅反弹,10月份股价曾攀升到40.78元,目前仍然在35元以上,这样的增发显然能为投资者带来收益。而航天晨光3月份以18.49元的价格增发,但因为公司业绩增长有限,随着同类板块股票的调整,其股价也有较大的回落,目前股价还不到15元,破发令不少投资者受到损失。由于目前市场情况总体来说还不太稳定,所以,现在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的公开增发,兴趣并不是特别大。

但值得注意的是,正因为现在人们对增发兴趣不大,其中可能会出现某些机会。最近一些上市公司还没开始增发,市场价就已接近预定的增发价,如果其发展前景的确很好,业绩增长也有保证,通过增发的方式介入这样的股票要比在二级市场购买更容易,以后收益也不会差。还有现在一些跌破增发价的股票中,其中有的属于超跌,在股市回稳时,它们会较快反弹。细心的投资者不妨可以关注股票增发以及破发中所蕴含的机会。(桂浩明申银万国研究所首席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