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能源 > 煤制油 >

相关公司煤变油成青苹果投资价值突添变数

来源:证券日报作者:袁元发布时间:2022-12-30 人气:0

尽管2007年还未走完一半的路程,但今年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自然少不了这个问题,即气候变暖。

君不见,如今气候变暖的迹象已经侵袭到地球的各个角落。一向以天寒地冻著称的俄罗斯今年1月的气温在0度以上;中国北方的许多城市也迎来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为温暖的一个冬天;欧洲人的冬季滑雪梦因为没有雪而不能成真。面对全球变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全球媒体一片惊呼:气候变暖将成为人类必须正视的首要问题。

正是在全球舆论的一片哗然之下,全球变暖问题也就第一次堂堂正正地成为了八国领袖峰会的压轴议题。6月5日,一向以关注环保、关注气候变化著称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借八国峰会东道主之便,力压美国接受欧洲提出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提议,美国也首次就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列出长远目标,以减轻来自其他7国的压力。6月6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八国领袖峰会与发展中大国领袖对话时发表讲话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表现出了一个正在发展中的经济大国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与之巧合的是,就在胡锦涛主席向世界各国表明中国对全球气候变化看法的同时。6月9日,《成都日报》发表文章说,国务院在6月7日召开了关于可再生能源的会议,中国将停止在建的煤化工项目,特别是煤变油项目。文章认为,煤作为化工能源,本身是不可再生的,其制油的工艺是一种全生命的能量消耗,以更多的资源换取更少的资源,这种不计成本的发展很不划算,也是不可持续的。由于此文发表的时机极为微妙,所以一经发表立刻被各大网站放在极为显著的位置。“煤变油,到底惹谁了”一时间成为市场各方热议的话题。

追根朔源,煤变油项目在中国的起步是有其内在原因的。我国是一个煤炭资源相对富饶而石油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煤炭挑起了我国一次能源开发的重担。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对石油的需求日趋旺盛,而国际油价也是一涨再涨。在这种背景下,学习和吸取国际上富煤少油国家如南非等国家开发能源的经验,发展煤化工技术,实施煤变油,寻求石油的替代品变成了解决我国石油资源相对贫乏的一个有效应对措施。在此方针指导下,国家批准神华集团在鄂尔多斯投资100亿元实施煤变油项目,推进煤变油的技术储备,为煤变油的全面产业化进程奠定基础。

坦率地来说,煤变油项目在我国发展的初衷是好的。不过,再好的经也有被和尚念歪的时候。国家本来已经十分明确在“十一五”期间重点是做好煤变油项目的技术研发和技术储备,做好煤变油项目的示范工程,并不是要大上快上煤变油项目。但是国内一些地方却打着“煤变油”的幌子,不顾煤变油项目技术在我国还不完善的现实,突击上马和盲目发展煤制甲醇、二甲醚等石油替代产品,有的地方更是借着“煤变油”的噱头行圈煤之实。受此影响,本来已经有所缓和的煤炭供求矛盾又开始出现紧张趋势,一些已经因为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被关停的中小型煤矿在暴利的诱惑下又死灰复燃,“带血的煤”重出江湖。这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同时,随着国家现有煤变油示范项目的逐步推进,煤变油在实际生产中表现出来的耗资巨大、能耗较大、环保代价沉重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也迫使我国开始重新思考煤变油项目还有没有大力发展的需要。

正是在上述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原则指导下,国家叫停煤变油的新建项目自然是情理之中。

国家对煤变油项目的叫停使得很多从事煤化工的上市公司陷入到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由于煤变油是一个新生事物,很多上市公司非常看好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纷纷投入重金进行煤变油项目的研发生产。如2006年4月兰花科创宣布建设年产20万吨甲醇、10万吨二甲醚项目;天然碱也从60多万吨甲醇规模增长到100万吨。如今,我国现有涉及到煤化工项目的上市公司约有13家,主要有从事煤焦化的山西焦化、安泰集团和煤气化,从事电石乙炔生产的山西三维、云维股份和皖维股份,从事煤合成气生产的太工天成、柳化股份、华鲁恒升、天富热电、兰花科创、天然碱和双环科技等。在国家新政策的导向影响下,煤变油变成“青苹果”,相关上市公司面临着是继续坚守还是回头是岸的两难选择。而无论做出何种选择,这些公司的内在投资价值都将受到重大的影响。

其实,国家之所以叫停煤变油的新建项目,一方面是因为煤变油项目在技术上的实施难度以及其在环保问题上的代价,特别是在环保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国家关注的焦点之际,不想因为这些问题影响了我国对世界各国的承诺。毕竟来说,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气候变化不仅影响欧美,也一样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近来我国南方的洪水和北方的酷热已经清清楚楚说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是因为实施煤变油项目的一些前提条件正在发生悄悄地变化。如5月份公布的我国在渤海湾的南堡发现了一个大油田,探明储量为10亿吨。据业内专家估计,在此地还有望发现更大储量的油田。与此同时,在我国四川也传来好消息,发现了储量过亿吨的天然气田。更为令人惊喜的是,在我国南海领域,我国首次掌握了海底“可燃冰”的储量和分布范围。天然气和“可燃冰”都是清洁能源,是世界各国寻求石油替代品的最佳候选品种。这一系列新能源矿产的发现,为缓解我国石油资源相对贫乏提供了新的选择,也促使国家重新考虑煤变油的经济性。因此,叫停煤变油新建项目的上马,不是单单冲着上市公司或是某些地方而言,它是国家重新布局能源开发政策的一次重要的尝试。

如果我们从更深层次或更高层次来俯视我国能源政策的变化的话,还有一个格外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人民币的升值因素。由于美国力压中国的汇率政策,使得人民币的升值速率加快,这对中国的出口固然构成了极大的不利,但对中国的石油进口却是好事一件。在人民币升值的因素影响下,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对国内油价的冲击程度也相应减弱。

股市里有一句名言: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套用在煤变油项目身上,当时和势都有所改变时,煤变油,想要留下来,难啊。

【记者手记】

时势造英雄。煤变油项目从一个人见人爱的时代“宠儿”沦落到今天被有关部门叫停的地步,固然与项目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有关系,但与各地的一哄而上盲目发展,也是密不可分。一个新生事物的推出,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当促使煤变油项目上马的前提条件有所改变时,煤变油,也只能是做好技术储备,等待重生了。如果再有人用其“忽悠”投资者,“忽悠”公司价值的提升,那就应该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