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双碳 > 循环经济 >

兰州农村循环经济迅速年内近万户用上新能源

来源:兰州日报作者:兰州日报发布时间:2022-12-30 人气:0

 

  核心提示:传统农家做饭使用的燃料大多是麦草、秸秆,不仅烟熏火燎,又耗费了资源。近几年,在国债项目的支持下,我市3900户农民告别了做饭烟熏火燎的时代。今年,市政府为民兴办的10件实事之一是:新增农村沼气5000户。农村沼气项目是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增本节效、节能减排的综合效益非常显著……

  8月下旬,记者走进皋兰县和榆中县的农户家庭,看到农户们使用的沼气灶赛过了液化气,体会到了他们的喜悦心情。在定远镇猪咀岭村农民张克强家中,记者看到他家厨房的沼气炉上正在烧开水,火苗呈蓝色且火势很猛,厨房顶上悬着一盏沼气灯,亮度等同于普通40瓦的电灯泡。他高兴地说:“沼气国债项目让我家的烟囱不冒烟了,现在一日三餐都用沼气做饭,一年就能省下两吨煤。”

  据了解,农村沼气国债项目的主要内容是“一池三改”,即沼气池与改厕、改圈、改厨配合,建立“四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通过粪便、秸杆发酵产生清洁能源,沼液、沼渣作为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有机肥料,从而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同时,该项目还可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水准,符合新农村建设要求。

  农户每年增收2000多元

  任延庆,皋兰县中心乡兰沟村四社农民,家有3座“四位一体”沼气池,所产生的有机肥料前茬种植西甜瓜,春节上市,3个温室产瓜6300多斤,收入约19000元,后茬种植辣椒等蔬菜,收入9000元左右,平均每个温室收入9300多元,比其他温室增收1100元。由于使用了沼肥,果菜品质好,产量还可提高5%左右,上市时间提前5—10天,每斤价格高出0.2元左右。

  杨生华,榆中县清水驿乡赵家岔村农民,建立了一座10立方米沼气池。他把沼气池与太阳能暖棚结合,养殖两头育肥生猪、1头母猪和10头仔猪,猪粪、尿直接入池,干净卫生,经过沼气发酵的沼液喂猪,能补充猪生长所需的许多营养素,小猪和育肥猪增重快且抗病力增强。育肥5个月达到80公斤,育肥猪提前30天出栏,节约饲料约50公斤/头,约节约100多元,10头仔猪当月体重达到15公斤,一年就收回了全部投资。

  据了解,新型沼气池增收节支效果显著,不仅为农户节省了做饭燃料和照明的开支,还减少了有机肥料的投入。其中每户每年节约两吨煤炭价值500元,减少农药投资200元,养殖增收1000元,用沼渣有机肥种植蔬菜增收500元,年增收达2000多元。

  新型沼气池综合效益显著

  市农牧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新型沼气池进行了改厨、改厕、改圈,即建了一个家庭能源供应站,不仅提供了照明和做饭的燃料,还建了一个暖棚养殖场,利用暖棚养殖提高出栏率,又添了一个优质有机肥加工厂,通过沼气池可转化5亩土地所需有机肥。此外,利用沼气还有不可估量的生态效益。一座10立方米正常的沼气池一年节约的薪柴、薪草,相当于2.5亩林木一年生长量,也就是说多建一座沼气池,相当于当年封山育林2.5亩,既减少了水土流失,且减轻了烟雾对大气的污染,保护了环境。

  年内用户将达到9294户

  8月23日,记者从市农牧局了解到,年内全市农村沼气用户累计将达到9294户。据介绍,我市今年争取到农村沼气国债项目5394户,分别在三县实施。其中,皋兰县1350户,永登县1844户,榆中县2200户。为顺利实施项目建设,市、县、乡给每个项目村都配备了技术人员。目前,各项目村正在紧张地实施建设,已有1306户完成建设并成功点火,预计到9月底前可全部完成。

  (记者王忠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