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双碳 > 循环经济 >

一煤九变 循环增值

来源:大众日报作者:大众日报发布时间:2022-12-30 人气:0

本报讯“煤-机制焦”、“煤矸石、煤泥-电-特钢”、“煤-烧碱、PVC管材原料-碱-偏硅酸钠”,看似复杂的煤炭多层转化、多次增值在鱼台县一个工业园区内就能完成。鱼台县委书记温杭东指着园区规划介绍说:“在鹿洼煤矿周围聚集了港口运输、洗选加工、热电厂、特钢、化工等9家非煤企业,这些企业围绕煤的加工转化升值做活了文章,形成‘一矿一区’循环经济发展的格局。”

  鱼台年产130多万吨的鹿洼煤矿投产后,年销售收入达5.5亿多元。但鱼台人没有满足,“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要未雨绸缪,尽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非煤产业和循环经济。”

  煤炭不仅要卖,更要搞加工,把产业增加值尽可能地留在本地。按照这一思路,鱼台多措并举营造优良发展环境,鼓励企业搞深加工,依托矿区建园区,推进产业聚集。鹿洼煤矿成立了金威煤电有限公司,向下游发展非煤产业。去年11月,投资8亿多元的以港口运输、洗选加工、热电联产、特钢和化工为代表的五大非煤产业项目全面建成投产。煤经过洗煤环节一部分通过港口外运,一部分直接送入化工厂,生产离子膜烧碱和聚氯乙烯树脂;煤泥和煤矸石用于发电,电输送到不锈钢厂、化工厂;灰渣用于井下注浆,形成了循环经济共生多赢的局面。2005年金威煤电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3亿元,实现利税4263万元,成为一个新亮点。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产生了良好的集聚效应,福建、河南及菏泽等地客商被“一矿一区”的发展前景所吸引,落户到鹿洼工业园区,使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园区“蛋糕”越做越大。菏泽客商投资2000万元,将金威煤电化工厂生产的离子膜烧碱通过管道直接输送到自己厂内,加工生产固态碱;河南客商投资5000万元将固态碱拉到厂内,加工生产偏硅酸钠;福建客商杨为安投资2亿元,新上40万吨机制焦,今年又准备上煤焦油、粗苯项目。

  如今这一模式已成为鱼台吸引客商的招牌。鱼台境内年设计能力90万吨的湖西煤矿刚刚试生产,下游相关产业外地客商已争着来投资。淄博宏达集团新上150万吨洗煤厂项目后,又准备投资4亿多元上20万吨甲醇项目;香港客商投资2000万美元建设了运输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