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双碳 > 清洁能源 >

清洁能源引发厨房革命 贾汪农户点气做饭

来源:新华日报作者:新华日报发布时间:2022-12-30 人气:0

点气做饭,四口之家每月花费不过20多元。

液化气涨价,煤球涨价……“柴火”贵,成了眼下农民烦心事。然而,在徐州贾汪区,3000户农家厨房点上“三把火”——秸秆气化、一池三改、生物秸秆。用上清洁能源,农民做饭不再发愁。

NO.1:秸秆气化,一处点火全村做饭

秸秆,在农村真成了负担:烧煤炉、烧液化气的家庭多了,没用的秸秆怎么办?放火烧!烧得乡村浓烟蔽日,而且还时常殃及城市。全省一年烧掉秸秆300多万吨,占秸秆总量的10%。

在贾汪区,秸秆重回能源行列。区里建起5座秸秆气化站,把秸秆变成气,送进农民灶头。

大吴镇权台村农民刚烧上秸秆气。村里年初投资90多万元,建气化站,铺管网,为各家装灶头。一个管理员每天烧火3小时,可满足330户农民做饭。村民郑庆文说,“前两年,村里到处烧麦秸,又危险,又污染环境。今年就看不见烧麦秸的,拿去换气了!一公斤秸秆能换1立方气。”

秸秆气化,并不复杂:把麦秸、稻草、玉米秆等切碎,掺上草糠,在缺氧状态下加热,产生一氧化碳、甲烷、氢气等混合可燃气体。一公斤秸秆可产两立方气。

NO.2:一池三改,改了厕所惠及厨房

在农村,习惯撒化肥,习惯“懒种田”的农民,为茅厕里人畜粪便发愁。

一池三改,把粪便变回了“宝”。在紫庄镇彭庄村,每家院子前,都盖了间小“平房”,那是不同寻常的猪圈。村民窦庆彪说,“猪圈下边有个沼气池,猪粪和吃剩的草料,用水一冲就下去了!这是改圈。猪圈后面,连着水冲厕所。沼气池生的气,由管道送进厨房。这一池,改了猪圈,改了厕所,又改了厨房。”

老窦家为“三改”花了2300元,他觉得花得很值得。“区里补贴1500元,我只掏了800元,今后20年,家里烧火做饭不花钱。”

NO.3:自家“生”气,天天能冲澡

“啪”地一声脆响,电火花闪过,灶头上腾起尺把高的蓝色火焰,搁上一壶冷水,没几分钟,就沸腾了;再一声脆响,灯泡明晃晃地亮了;拧开淋浴喷头,热水直冲……

发生在青山泉镇八丁村农家的这幕情景,还是跟秸秆有关。在这里,不用全村集中制气,也无需养猪,家家掏个水泥池就行。池子容量8立方米,自家动手,切碎400公斤秸秆,再加30公斤“微生物秸秆预处理复合菌剂”和碳氨,扔进沼气池,一周内,就能变出5000大卡的沼气。要是把沼气池跟厕所连起来,一次投料,产生的气,能供四口之家用半年。

“新能源环保、经济,非常适合在农村推广。”贾汪区农林局分管负责人鲁翠萍说,全区有几千户农民即将用上新能源,五年内,区里预计争取3300万元,帮助3万户农民“点”气做饭。“区里30万农民,全用上秸秆气,全区40多万亩农田长的秸秆,都能派上用场!沼气池产生的沼渣,还是肥田的绿色肥料。”

[声音 “农民欢迎这样的新技术”]我今年75岁,烧了60年柴火、14年煤炉加液化气,今年烧了8个月秸秆气,很喜欢。为什么?

第一个,划算。我家正常老两口开伙,每月气费17块钱,一个人八块五毛。而去年,每月要72块钱:煤球,32块;半罐液化气,40块。煤炉加液化气,各有分工。煤炉烧稀饭,烧开水,蒸馒头;液化气火快,炒菜。现在,就不用精打细算了。

第二个,方便。烧煤炉,成天要看着,熄掉了,重新生炉子,很麻烦。就是用液化气,有时菜没炒好,气见底了,还要跑几百米换气。用秸秆气,24小时没问题,一打就着。虽说秸秆气没液化气旺,火头也不错,烧壶开水10分钟(用煤炉至少半小时)。

第三个是干净。烧柴火,夏天做顿饭浑身冒汗。烧煤球,家里煤气味很重,呛人。用秸秆气,那是干净!村里主任说,咱村再也看不到煤球渣子了。这技术是不错,帮了农民大忙,咱们欢迎!